诗歌写作技巧有哪些

时间:2024-03-30 作者:美句润

相关推荐

诗歌写作技巧有哪些5篇。

我们可以搜寻一些优质的范文,参考优秀范文可以为我们的写作训练提供有益的指导,有没有感觉范文写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美句润编辑为您整合了多篇关于“诗歌写作技巧有哪些”的文章,读书是一种力量和快乐希望我们能够在这里一起感受到!

诗歌写作技巧有哪些 篇1

怎样写诗歌

说起诗歌,不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你并不陌生。因为中华民族就是一个诗的民族。在唐代,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多少伟大的作品,至今仍脍炙人口,成了我们的精神食粮。

诗歌有古代诗,有现代诗。这既是从时间上分的,也是从形式上分的。古代诗大多是格律诗,讲柙韵,讲平仄。现代诗,形式自由得多,大致押韵就可以了。

押韵就是上句的最后一个字与下句的最后一个字属同韵或近韵。有隔句押韵的,也有句句柙韵的。当然,也有不押韵的,像散文诗

分行分节书写,是诗歌的另一个特点。多少行为一节,也没有什么统一规定,有四句?-节的,八句一节的,也有三句或六句一节的。根据作品的节奏,可由自己决定。

根据内容,诗歌还有抒情诗与叙事诗之分。抒情诗是以感情为线索,从篇幅上讲较短;叙事诗是以事件为线索,篇幅较长。当然,抒情诗中也有事,叙事诗中也有情。情感是诗歌最重要的特点。现在的流行歌曲,同学们可能都是比较喜欢的,去掉曲谱以后,每首歌词实际上部是首诗。《常回家看看》就应是叙事成分比较多的抒情诗。毛泽东的《长征》是抒情诗。我们的《国歌》当然是抒情诗。当你的感情处于一种高亢兴奋的激动状态时,就适合用诗歌这种形式来写作了。

写诗歌,不像写散文。诗歌的语言跳跃性很强,概括性很强。一句话就可以十万八千里,一个词就可以上下五千年。正因为诗歌具有这样的特点,诗歌的语言就要特别精炼,不能像说话一样哼哼哈哈,也不能像写文章-样,洋洋洒洒。要特别用心锤炼语言,用尽可能短的句子,尽可能少的词语,包含尽可能丰富的意思。要不,一说谁的文章好,就说那真是诗一般的语言,说的就是语言要精炼。这叫言简意丰。

诗歌除了语言精炼外,还有个特点就是美。能给人以享觉,给人以启发。要不,我们今天的警句怎么大都是从诗歌中来的呢?想写诗的人,就要力求使自己的语言美起来。

写人物时,人的心灵美;写景物时,乌语花香,环境美。这些又都是形象美。诗歌比起散文来更重视形象美。干巴巴地说白话不行,那样的形象只能是三根筋挑着一个头的骨头架子。而诗歌塑造的形象要有血有肉,血肉丰满。白居易的《琵琶行》,你可能读过,你看诗人把琵琶的声音比喻得多么真切、形象,多么美丽动听。形象真美!你写诗时,也要注意到这一点。

看了上边的介绍,你知道朝哪个方向努力就行了。一时能不能做到这些,并不要紧。关键的是你要喜欢诗,爱诗,悟诗,多实践。时间久了,就能写出诗了。眼下刚开始,只要有点像就可以了。

可爱的小鱼

诗歌写作技巧有哪些 篇2

写人看似简单,实际很难。因为要写一个人容易,但要突出他的个性特点,让他在自己的笔下与众不同,就不那么容易了。加之中考时往往可以避开,同学们平时自然就对这类作文少了关注。其实,写的技巧往往是相通的,只要你做有心人,在你的心中、笔下,一定会有一个个神采奕奕的面孔诞生的。正如我们读名著往往记得最牢的是人物形象,写好人物,也将使你的文笔生辉。这里就介绍几个写好人物的方法,或许对你会有一点儿帮助。

三、张冠李戴,组材得法。有的同学知道“写作之道,贵在真实”,所以不敢越雷池一步,自然要完完全全按事实去写,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有一种创作的方法叫张冠李戴,即将某人的事儿转写到别人身上。张冠李戴,从生活和社会的角度来说,也是一种真实。鲁迅创作人物形象经常使用这种方法。他说:“……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这种方法出叫嫁接法,便于集中表现人物的某一特征。但在行文中一定要注意不要胡乱拼凑,嫁接的事儿要符合人的特点,符合人物身份,符合地域特征。

四、借物喻人,物化生变。写人而不局限于人,是一种扩大视野的表达。使用借物喻人的方法,来表现人的特点,有时反而效果更好。杨朔写《荔枝蜜》,借蜜蜂赞颂劳动人民,就收到了特别好的效果。也有人干脆将物当成人来写,借物的特点来呈现人的性格。

五、妙笔生花,语言求靓。是作者智慧的结晶,语言就是智慧的闪光,好的往往都具有智慧的一面,尤其是在语言方面,仿写广告词,妙用歌词,化用成语熟语等,语言靓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歌写作技巧有哪些 篇3

从王小妮大量近作可以看到,一代语感写作水准已在原先平淡质朴基础上,趋向更大张力。不是一览无余的白开水,平涂式的物像堆砌,零度“风景”展示,而是本真中的仪表隽永,透明里的意味,且与当下生存感悟结合得更为紧密,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口语诗一直兴头不减,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我以为是口语诗死死抓住语感这个“发动机”不放,反过来,语感的强大生命力,导致口语诗疯长,它将继续成为今后先锋诗书写的另一个“源头”。

但更具诗学意义的是,笔者坚信,语感作为一个重要范畴,业已进入现代诗本体论。由语感引发的口语诗写作运动,是第三代最直接最畅销的“下游”产品。然而,不能因为语感走红而降低标准,从而抹去好、坏口语诗的界线。有好语感的口语诗凭借口头语,活脱脱,伴随生命能量自然释放,与生命达成一种溶解,一旦触发,便水到渠成流涌出来。而不具备语感的口语诗,常以“脱口”“上口”为能事,净是粗鄙语胚(不是语像)、唇舌快感、官能发泄,缺乏必要的技术含量,一次性消费和肤浅,往往把诗引向生命体验的伪劣模仿,成为批发琐屑生活的流水帐。所以,以语感为始发的口语写作,或“语感――口语”写作,其难度,常因表面简单极易被误导,而闹出许多油滑轻佻。其实这一走钢丝的写作是需要不凡功力的。但愿语感写作在葆有“资源”活力优势时,咫尺之间,万勿掉入“口水”的汪洋。

综合写作

与语感写作逆向的是综合写作,“综合”是朦胧诗遗留下来的某种“基因”变种与膨胀。一般来讲,前朦胧诗总是通过人为暴力修辞,获取张力,进而抵达惊鄂效应。但后朦胧诗发现他们前辈的那些“对应”论、“交感”论、“高层建筑”论,只是一厢情愿的“幻觉”,远远无法逼近真实的对象,他们不满足诗的单纯、线性推进、隐喻结构,他们意识到,世界与万物永远处于一种多维时空动态的混沌关系,面对如此复杂的存在,只有祭起“综合”的法宝,才可能勉强应对说不清的世界。在经历优美单纯和谐的写作模态后,诗人一下子被抛在都市生硬的物象面前,似乎也只有投靠“综合”,才能超越新一轮的艺术标高。于是,新的诗写谱系出现了:对万千细小事物的亲和、异质材料的含纳、不同语境的渗透、相互间的映照、对话,在“互文”框架上,应对着历史、文化,开始各种复杂思绪与体悟的叙说策略。诗人的工作方式由早先高度激化、提炼、升华“转业”到了──使用“观察”(在显微镜下凝神放大几倍乃至十几倍)──“解剖”(像外科医生冰冷手术刀的精确分解)──“考古”(如考古学家的毛刷层层逼近似发现)──的过程,与正统现代主义相对单纯的像喻路径迥然不同,它导致诗歌变得异常细屑、包缠、相互析释,盘绕,并且形成“叙说”与“混沌”互为表征的一路诗风。

可以肯定,综合写作,大大提升了朦胧诗后诗人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这是对90年代诗写的一次丰厚献礼,也是现代诗一次技术大汇演大比试。文本出现复调、多声部、不协和音程,形成众声喧哗的杂芜,视角全方位开放(全能的、聚焦的、散点的、残缺的、窥视的),技术含量骤然增加,包括近年颇为流行的互否、争辩、缠绕、拼贴……构成综合写作的总谱交响。原来是小说散文戏剧等文类向诗靠拢,成为“诗化某某”,现在则是诗向它们靠拢,转化为“诗某某”(诗小说诗电视诗戏剧)乃至雕塑舞蹈书法,曲艺相声小品的众多元素,不经怎么“过滤”,便纷纷被“下截”成诗歌表现的“资源”。一时间,复调,对位,离间,陈述,戏剧性,散点透视,亚叙事,互文……组成各种“点射”体“对话”体“日记”体“奏鸣”体“合唱”体“随笔”体“歌剧”体“报告”体。西式“汉赋”,中用“拼盘”。花样百出,丛生繁杂。有即兴叙事与处理问题相拼和的《叙事与纪念》,有超级大杂烩兼谣风的《大敦煌》,有完全散文句段的《另一种风景》,有多种话语并置的《喜剧》,有各种声音交替的《谈话录》,有阳本、阴本、盗版本对照的《门楣》等等。尤其是组诗长诗,全盘把“杂芜”推向颠峰。

近年十分活跃的安琪和巫小茶[我的现代诗歌指导老师]以及我哥哥风尘布衣[梦回八角],他们显示了诗人少有的包容,特别是安和巫更显示了女诗人少有的包容,先以安其的《干蚂蚁》的多维辐射,追求肌质博杂开放。最近转向全盘接受庞德《断章》影响,引发《九寨沟》大面织综合,《事故》般梦靥横行,《任性》场景堆积,走向语言与意识流同步吞吐。新作《轮回碑》即是综合写作的极端。全诗各章单体分别塞满小说企图、童话、旧体诗词、任命书、荒诞戏剧、儿歌、邀请函、日记、辞书、访谈录、布道书,举凡12种之多,打破文类界线,进入一次诗的跨体集结。文类互渗的可能,在此得到回应。一种众声喧哗的混声诗:总体混沌、单体相对清晰的语词狂流,拼缀成文本的嘈杂庆典。

当然,此种综合写作的极端,除结构上的繁复枝蔓,同时体现于语言质料的杂糅。相当部分诗人都出现杂语嗜好症。不少翻译语、杂交语、外来语、古语,地域语、市井语连同戏语反语,同时一锅煮。大跨度突接、铆链、畸嵌,造成大面积跨体混沌。文体超量混用、拼合,连同语言迷宫,都会加深文本奥涩而放逐简洁品质。

诗歌写作技巧有哪些 篇4

比如说,当你仔细观看一只黑鸟时,或许你就会发现你对飞行的渴望或者你对黑色的偏见。或许,当你抬起头向上看时,会觉得耸立着的伸向天空的建筑物和树有着陌生的形状。或许,那只黑鸟重新整理翅膀的画面,会让你想起爷爷披着他的黑色长大衣从寒冷呼啸的大雪中走进家门的场景。我想,当你认真地思索着黑鸟的时候,你就陷入了自己脑海中那个以 “黑鸟”命名的小宇宙中,并开始想象、思索所有与它相关的事物。

一首以对黑鸟的细致观察开头的诗,结尾可以与黑鸟无任何关系。换句话说,一名诗人专注地观看了他爷爷的画像,然后写了一首有关他家族血统的诗歌。通过这样的方式,“观看”就成为了写诗的入口。你正在关注的主题或者对象更有可能是一首诗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当你面对一个主题,但是被怎样写或具体写什么的问题卡住了的时候,考虑一下这十三种看的方式吧:

1、研究你的主体或者对象的物理特性。看一看所有可能的属性:形状、大小、颜色、质地、嗅觉、味觉、重量和声音。

2、如果它会动,它是怎样动的?朝哪个方向?以什么速度?用哪种能量?朝向什么或者远离什么?如果它不动,描述一下它静止的特性。

3、这个事物到底是什么?或者它被用来做什么?怎样使用它?用什么技能或者它的哪一部分来工作?

4、你最后一次遇到这个事物是什么时候?你那个时候在干什么或者想什么?这次经历跟以前的经历比,你感觉如何?如果这是你第一次与这个东西接触,有没有一个关于为什么你一直等到现在,或者什么引导你和它相遇的故事呢?

5、描述一下你正在观察的这个对象。它在动物园里,在你装袜子的抽屉里,或者在横跨篱笆吗?关于它所处的环境,你注意到了什么?它们看起来、感觉起来、听起来像什么?这个东西看上去是否属于这个环境?

6、它让你想到什么?想一想所有感觉,不仅仅是那些明显的。它看起来像什么?闻起来像什么?听起来像什么?尝起来像什么?动起来像什么?有没有跟它相似的东西呢?它有没有让你想起一些人(无论是你私下知道的,还是历史上的、文学中的,甚至是神话人物)?

7、如果这个对象和你类似,会怎样?把形状、大小、颜色、举止、习惯、个性、生活方式和特性这些方面挨个想一遍。如果它和你完全相反又会如何?

8、为什么你会选择这个事物或者人来研究?如果它或者她,出现在你面前,或者拒绝你,你会怎样?

9、如果你就是这个对象或者人,你会做什么,想什么?为什么呢?

10、想象这个物体或者对象存在于一个对它来说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比如,一只黑鸟在你装袜子的抽屉里)。它是如何到那里的?在这个环境中,它如何行动,它的感受又如何?

11、假设你是这个对象的掠食者(比如一只吃这只黑鸟的鹰),或者是这个对象的购买者,描述一下你和它的关系。

12、你所选择的这个主题或对象,可能会增加你哪一类的记忆?它是在为谁庆祝,庆祝什么?它是在寻求报复,抑或是宽恕?

13、你的主题或者对象哪方面最激励你?你为什么选择它来研究?

诗歌写作技巧有哪些 篇5

写人看似简单,实际很难。因为要写一个人容易,但要突出他的个性特点,让他在自己的笔下与众不同,就不那么容易了。加之中考时往往可以避开,同学们平时自然就对这类作文少了关注。其实,写的技巧往往是相通的,只要你做有心人,在你的心中、笔下,一定会有一个个神采奕奕的面孔诞生的。正如我们读名著往往记得最牢的是人物形象,写好人物,也将使你的文笔生辉。这里就介绍几个写好人物的方法,或许对你会有一点儿帮助。

一、表里如一,细节激活。要写好人,就不能光注意外表,还要善于通过外表展现内心世界。因为一个人外在的言行往往流露着内在的心理,所以在写人物的言行时,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节,我们都应时刻想着人物与之相应的心理。言为心声,行即神形,一个细节,或许足以激活一个人物,激出一段往事,激发一篇美文。西施的一笑一颦,美就美在那是真情的流露;东施仿效,则一定反为不美了。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写也正是这个理儿。

二、烘云托月,对比增效。烘云托月是名家写人常用的一种方法。巧妙地运用这一方法,可以产生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增强表达的效果。“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副对联表现的是岳王祠里岳飞和秦桧的塑像。在人物的对比下,青山当然“有幸”,白铁自然“无辜”了——这就是对比方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三、张冠李戴,组材得法。有的同学知道“写作之道,贵在真实”,所以不敢越雷池一步,自然要完完全全按事实去写,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有一种创作的方法叫张冠李戴,即将某人的事儿转写到别人身上。张冠李戴,从生活和社会的角度来说,也是一种真实。鲁迅创作人物形象经常使用这种方法。他说:“……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这种方法出叫嫁接法,便于集中表现人物的某一特征。但在行文中一定要注意不要胡乱拼凑,嫁接的事儿要符合人的特点,符合人物身份,符合地域特征。

四、借物喻人,物化生变。写人而不局限于人,是一种扩大视野的表达。使用借物喻人的方法,来表现人的特点,有时反而效果更好。杨朔写《荔枝蜜》,借蜜蜂赞颂劳动人民,就收到了特别好的效果。也有人干脆将物当成人来写,借物的特点来呈现人的性格。

五、妙笔生花,语言求靓。是作者智慧的结晶,语言就是智慧的闪光,好的往往都具有智慧的一面,尤其是在语言方面,仿写广告词,妙用歌词,化用成语熟语等,语言靓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来源://www.mjr2.com/m/12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