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当益壮成语造句

时间:2025-04-13 作者:美句润

相关推荐

老当益壮成语造句(范例二十二篇)。

老当益壮成语造句 篇1

寿满天年

天年:自然寿数。人活满自然寿数而死。

久归道山

早已去世。道山,传说中的仙山。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

始终不渝

渝:变。自始至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用作褒义。多用在感情意志、态度、信仰等方面。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呜呼哀哉

旧时祭文中常用的表示对死者哀悼的语句;意思是“唉!伤心啊!”后用以指死亡或完蛋。多含嘲讽、诙谐意味。一般作谓语。

抱恨终天

抱恨:怀着遗憾;终天:终生。怀着极大的遗憾;一直到死。形容无法弥补的遗憾。一般作谓语、定语。

鼎成龙去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以“鼎成龙去”指帝王去世。

龙去鼎湖

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涘,龙涘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涘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后因以

与世长辞

世:人世;长:永远;辞:辞别;告别。和人世永远告别。是死的委婉语。用作褒义。多带有庄重色彩。常用于受尊敬的或亲爱的`人;出于委婉的口吻。一般作谓语、定语。

披麻戴孝

指长辈去世,子孙身披麻布服,头上戴白,表示哀悼。

又弱一个

弱:丧失,减少。又少了一个。表示哀悼人去世。紧缩式;作谓语;表示哀悼人去世

一命呜呼

指人死亡。呜呼:古汉语叹词;旧时常用于祭文;后来借指死亡。主谓式;作谓语;指人死亡

白首同归

归:归向、归宿。一直到头发白了,志趣依然相投。形容友谊长久,始终不渝。后用“白首同归”,表示都是老人而同时去世。

英姿焕发

英姿:英勇威武姿态;焕发:光彩四射。形容英俊威武的样子。

鼎成龙升

见“鼎成龙去”。

壮志未酬

壮志:宏大的志愿;酬:实现。宏伟的志愿未能实现。用于形容宏伟志向不能实现;有惋惜的意思。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令原之戚

指兄、弟去世

鼎湖龙去

同“鼎成龙去”。

老当益壮成语造句 篇2

马援,字文渊,扶风郡茂陵(今陕西兴平)人,生在西汉末年。他本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后代。当年,赵奢因大败秦兵而被赵王赐号为“马服(意为能服驭马)君”,因此后代便以马为姓。马援从小就有远大的抱负。十二岁那年,父母双亡,他跟着哥嫂生活。哥哥马况为培养他,送他去学《诗》。可几年过去了,竟没学出名堂来。马援见家中经济状况不好,便向哥哥要求去边疆放马。哥哥鼓励他说:“汝大才,当晚成。”意思是说你的才能很大,所以成熟得晚些。“大器晚成”这一成语就源于此。

马援长大后,做了扶风郡的督邮。有一次,他押送一名囚犯到长安,觉得犯人很可怜,就在途中把犯人放了。为逃避官府追

捕,马援逃到北方隐藏起来。后来,朝廷大赦天下,他得到赦免,便留在北方。他开垦土地,放养牛羊,开始实现他少年时代的志向。几年后,马援就成了一个大财主,拥有牛羊几干头,粮食几万石。但他从来不看重财富,常说:“有钱,贵在好施舍,不然就是守财奴。”他把所有的财产都分给亲朋好友,自己却穿着十分朴素。

王莽政权灭亡后,陇西的魄嚣趁机起兵。魄嚣很器重马援的才华,任命他为绥德将军,许多军机要事同他商量。建武四年(公元28年),瑰嚣派马援到洛阳给刘秀送信,刘秀亲自接见了马援,并与他亲切交谈。在洛阳的这段日子,刘秀多次接见马援,有时竟从晚上谈到天亮。马援发现刘秀的才能、智慧、勇气和胆略都是常人所不及,而且待人真诚,胸襟豁达,而魄嚣却是无能之辈,于是他就毅然离开魄嚣,投奔刘秀。刘秀欣赏马援才能,正求之不得,便立即委以重任。

建武八年(公元32年),刘秀亲率大军征讨陇西,却因山高路险人地生疏而无法前进。刘秀召来马援,与他共商讨平魄嚣大计。马援了解魄嚣内部不和,建议刘秀速战取胜。他还把一袋米倒在地上,堆成当地的地形,给刘秀讲解,并提出作战计划和行

军路线。结果汉军第一仗就大获全胜。

建武九年,马援被任命为太中大夫,做来款的副手平定凉州。从王莽末年起,陇西一带就多被羌人占领。来款上奏皇帝,平定陇西,非马援莫属。刘秀便封马援为陇西太守,命他率兵前去征讨羌兵。马援率步骑兵三千多人前往陇西,在临挑击溃羌军,歼敌数百,缴获牲畜万余头,八千多羌兵投降。接着他又率兵攻打占据允吾谷的羌军。羌军占领山头,马援亲率小队人马从后山攻上山顶,火烧羌军大本营。一时间,大火熊熊,鼓声震天。羌军被杀得人仰马翻,死者干余人。战斗中,马援腿部被箭射中,仍坚持指挥战斗。很快,马援就平定了陇西。百姓们纷纷返回家园,恢复生产。他们修城廓,开水田,农牧并行,安居乐业。光武帝闻讯大喜,派人前来奖赏,赐牛羊数千,马援全部分给了将士们。

建武十八年,交趾郡(今越南北部)征侧、征贰姐妹二人率众反叛。光武帝又封马援为伏波将军,率军前去平叛,共消灭敌人数千,降者万余人。建武十九年春,马援杀征侧、征贰姐妹,接着又陆续消灭了征氏的余党,平定了交趾。刘秀封马援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三年后,马援班师回京。刘秀又赐他兵车一具,朝见时位置仅在九卿之后。许多朋友都来向他祝贺。马援心中十分不安。他对一位好朋友说:“男子汉就应该驰骋战场,死于边野,用马革裹尸埋葬,怎么能醉生梦死,缠绵于儿女之情!如今匈奴、乌桓时常侵扰北方,我准备请求再上战场,打退侵犯的敌人!”朋友听了,十分敬佩,说:“将军真是壮烈之士呵!大丈夫就当如此!”

建武二十四年,汉军进攻武陵(今湖南常德)一带的少数民族五溪蛮(因武陵一带有五条溪,所以称那里的少数民族叫五溪蛮),不料全军覆没。六十二岁的马援向光武帝请求领兵出击,刘秀考虑他年迈,没有答应。马援说:“我还能披甲上马!”刘秀让他试试。马援果然据鞍上马,左右环顾,精神矍烁。光武帝深受感动,派他率四万人马出征五溪。临行前,马援与朋友决别说:“我老矣,剩下的日子不多了,常担心不能为国家战死沙场,今天总算如愿,可甘心膜目了。”

当时,进军五溪地区的路线有两条。中郎将耿舒认为应走允县(今湖南桑植县),路远却好走。马援却选择了顺玩江而上。谁

知,蛮军占领山头,居高临下,守住水道,汉军船只被阻。当时正值暑季,天气特别热,许多官兵得病而死,马援也染上疾病。军队被围,只好在岸边挖洞避暑。敌兵每次进攻,病中的马援强支着身体到洞口观察,部下都感动得流下热泪。耿舒却趁机报告朝廷,指责马援指挥不当。当朝廷派人来调查时,马援已病重死去。

马援生前曾对人说过:“大丈夫穷且益坚,老当益壮。”他征战一生,最后死在疆场,实现了他平生的志愿,给后世留下了“马革裹尸”、“老当益壮”等寓意深刻的典故。

老当益壮成语造句 篇3

【注音】lǎo dāng yì zhuàng

【出处】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后汉书·马援传》

【解释】当:应该;益:更加;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老年人

【结构】主谓式

【近义词】老骥伏枥、衰当益壮

【反义词】未老先衰

【同韵词】门户开放、没齿难忘、逆风恶浪、倚闾之望、一式一样、妆模作样、得意忘象、每下愈况、濯缨沧浪、三街六巷、......

【年代】古代

【灯谜】黄忠上阵

【邂逅语】黄忠叫阵;八十老翁赛干劲

【教学同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藤王阁序》高中四册·课文·22

【成语故事】西汉末年扶风郡马援知书达理,武功高强,他哥哥死后,他侍奉嫂子与养育哥哥的儿女。他私自放走可怜的囚犯而只好逃到北方牧羊为生,他成为当地有名的富农之后,经常施舍附近的穷人,他的名言是大丈夫要老当益壮。

【成语示列】剑波朝着这两位坚守职务的老森铁员工,伸了一下大拇指头,“真英雄,老当益壮。” 曲波《林海雪原》一六

老当益壮成语造句 篇4

白叟黄童

〖解释〗白头发的老人和黄头发的孩子。泛指老老少少。

黄发垂髫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指老人与儿童。

黄发台背

指长寿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黄发,指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台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台,通“鲐”。

老当益壮

老:老年;当:应当;应该;益:更加;壮:强壮;壮盛;虽然年纪很大了;但志气和身体更壮。含褒义。多用来赞扬老年人的工作精神。一般作谓语、定语。

童心未泯

泯:泯灭。年岁虽大但仍有天真之心。形容成年人还有着孩子的`天真。

返老还童

反:扭转;还:回复原来的状态。扭转衰老;回复童年。形容衰老的人恢复了青春的健康或精神。多用于对老年人的祝颂赞美之词。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黄童白叟

黄发儿童,白发老人。泛指老人与孩子。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泛指老人与孩子

鹤发童颜

鹤发:白白的头发;童颜:红红的面色。满头白发;面色像孩童一样红润。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神。多含褒义。用来形容老年人健康;精力旺盛。一般作谓语、定语。

本文来源:http://www.mjr2.com/m/52510.html